土壤普查是一项重要的国情国力调查,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大计和农业高质量发展及乡村振兴战略等。土壤普查就是对土壤的全面体检,是查明土壤类型及分布规律,查清土壤资源数量和质量,摸清土壤“家底”的重要方法。开展土壤普查对土壤的科学分类、规划利用、改良培肥、保护管理等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2022—2025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以下简称“土壤三普”),其中2022年开展试点,2023年至2024年全面铺开,2025年汇总普查成果。
广西把土壤三普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抓好抓实。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会议暨全国土壤普查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自治区党委主要领导作出批示,自治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审定通知和方案,实地进行调研指导,分管领导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部署推进。2022年4月12日,自治区政府印发《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的通知》,对全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进行部署,同时成立了广西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负责全区土壤普查的统筹协调、重大问题研究和决策,推进落实国务院和自治区的有关决策部署。
根据国家的安排,2022年我区土壤普查试点选定在上林县开展。上林县作为广西土壤三普的唯一试点县,承担着验证普查方法和技术路线、探索工作模式、积累工作经验等重任。为做好试点工作,自治区土壤三普办公室加强与广西大学、广西农业科学院、广西国土测绘院、广西林科院等科研教学单位协同作战,建立专家服务指导制度,建起质量控制、检查督导机制,筑牢普查质量防线。自治区将土壤三普上林县试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下定首战必胜的决心,与南宁市、上林县及相关机构合作,注重上下联合、密切沟通协作,研讨座谈近10次,做到科学编制方案,建立任务清单,实施挂图作战,落实持证上岗,共同策划并抓好试点工作,形成了自治区、市、县三级合力共抓试点工作的良好态势。
经过精心筹备和周密部署,2022年6月12日,广西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试点正式启动,6月27日外业调查采样工作拉开序幕,至9月14日外业工作圆满完成,历时共80天(实际采样工作天数为38天),是全国第3个完成试点县外业调查采样的省(区)。上林县试点外业共调查687个样点,其中剖面样点22个,表层样点665个。表层样点包括水田样点216个,旱地样点153个,林地样点177个,草地样点14个,水浇地样点和内陆滩涂样点各1个。在调查的同时采集了相关土壤样品900多份(包含剖面分层样、表层混合样、环刀样、水稳性大团聚体样品、平行样等)。2022年9月5日,首批样品流转到检测实验室,我区土壤三普试点工作开始转入内业测试化验环节。10月12日,土壤样品制备、流转阶段性工作完成。经过3家检测实验室2个多月时间的齐心努力、昼夜奋战,11月16日,顺利完成含质控样品在内的1032个土壤样品测试化验工作,共分析化验各项指标2.8万项次,样品检测合格率100%。在自治区土壤三普技术专家组业内专家审核无误后,广西及时将检测结果上报国家土壤三普工作平台。
目前,试点工作进入总结、评估和成果编制的冲刺阶段,上林县土壤三普工作报告、技术报告等已形成初稿,各个专项报告和图件正在加紧编制中。自治区土壤三普办公室组织一切技术力量加大对上林县和成果编制单位的督促和指导,确保按照国务院土壤三普办公室的要求,及时上报试点成果。
广西在试点工作过程中,敢于创新、勇于实践,采取超常规的措施推进试点工作,形成了土壤三普的“广西经验”,试点工作进度走在全国前列。2022年8月15日,广西应邀在农业农村部主办的全国土壤普查超级会客厅作经验介绍。2022年9月6日,广西在全国土壤普查办召开的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试点工作推进视频会上作重点发言。“柔性引才引智”“强力突击抢工期”等经验做法获得国家肯定,在《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动态》上刊发,面向全国宣传推广。